你知道吗?最早的香炉可能长得像个打孔的花盆!
当我们想到香炉,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精致的铜炉、瓷炉,仙气缭绕。但香炉的“童年”可质朴得多!考古学家们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里(比如红山文化、良渚文化),发现了不少带孔洞的陶器。它们看起来像碗、豆(高足盘)或罐子,干嘛用的?
猜想时间到!古人很早就发现某些植物燃烧能散发香气或驱虫。最初可能就是把树脂、香草直接丢火堆里烧,烟大味冲还难控制。聪明人想:能不能让香气更柔和、更持久?于是,找个有盖的陶器,底部开孔透气,里面放炭火,上面铺香草香料——一个原始“熏炉”诞生了!烟雾从孔洞袅袅飘出,既满足了嗅觉享受,也可能用于祭祀或驱蚊。
红陶熏炉
这时期的香炉,与其说是“炉”,不如说是“熏器”。它们没有后世那么明确的“香炉”造型,功能大于形式,是实用主义的杰作。想象一下,老祖宗们围着这样一个冒烟的“花盆”,可能就是最早的“香道”体验了!
发布于:贵州省正中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